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经济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语言、文字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工业技术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化学工业
建筑科学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军事
 
中国最美的100个地方
痰湿一去百病消
五号屠场
兄弟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借势
大话中国艺术史
面纱
百年孤独
人生海海
圆圈正义
法治的细节
杀死一只知更鸟
被讨厌的勇气
画给孩子的中国历史
类图书 详细说明
 
书 名: 后发国家适宜性技术选择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作 者: 袁礼著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1
ISBN: 9787509663387
分类号: F112.1
尺寸:
定 价: 49元

详细说明:


世界技术变迁史表明,发达国家往往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后发国家则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及模仿实现技术升级。然而,对于后发国家而言,根据发达国家要素禀赋研发的前沿技术是否与后发国家要素禀赋相适宜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正向“新常态”阶段迈进,在经济增长由高增速逐渐向6.5%-7%左右的中高速过渡的大背景下,如何完成由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转型是当前的重大挑战之一;如何增强要素供给结构与技术选择的适配性,提高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本书选择以后发国家适宜性技术选择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为题,在梳理并归结适宜性选择的相关理论和前沿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技术前沿面探析不同要素结构的后发国家进行适宜性技术选择的机理,进而引入中间品种类扩张型技术进步模型演绎后发国家适宜性技术选择的内生机理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最后在中间品质量提升技术进步的理论框架下,推演后发国家在技术差距约束下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的技术变迁路径,及向世界技术前沿面的收敛机制。


【 返回上页 】